
公司地址: 吉林市解放西路16號,科技大市場3樓
聯系電話: 0432-64863246
電子郵箱: 7788489@163.com
微信客服: 15567577033
QQ在線客服:452946884
9月29日,針對網絡轉載版權專項整治中發現的突出版權問題,****版權局在京約談了今日頭條、一點資訊、百度百家號、微信、網易新聞、搜狐新聞、新浪新聞、鳳凰新聞、騰訊新聞等13家網絡服務商,要求進一步提高版權保護意識,規范網絡轉載版權秩序。****版權局要求,網絡服務商直接轉載傳統媒體作品的,要進一步完善版權管理制度,堅持“先授權、后使用”的著作權法基本原則,未經授權不得直接轉載他人作品;依法轉載他人作品時,要主動標明作者姓名和作品來源,不歪曲篡改標題和作品原意;要積極與權利人及相關版權組織開展版權合作,完善授權許可機制,遏制網絡侵權盜版。
這次約談不僅包括一些“歷史悠久”的門戶網站,也包括近期非;鸨墓残畔⑵脚_和自媒體平臺。這是繼兩周前大規模約談15家視頻平臺后,對文字為主的平臺進行大規模約談。很顯然,無論是視頻還是文字,版權意識都已經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進一步強調規則,也有可能讓各類信息平臺進入新的洗牌程序,那些無力提供足夠原創內容的平臺,有可能在今后的競爭中被迅速淘汰。
有一種觀點認為,互聯網的大規模興起,是帶有“原罪”的,這種“原罪”,就是對版權的侵犯。無論是網站也好,信息平臺也好,都需要向受眾提供**快速的海量信息,在這個基礎上,才談得上生存和發展。然而,不少互聯網企業根本不愿意花費金錢、人力去進行原創,原創需要人才,需要時間,會加大成本,和很多企業“賺快錢”的思路背道而馳。版權意識的淡漠,原創能力的缺乏,讓他們明里暗里把抄襲、洗稿、非授權轉載當成自己生存的根本,甚至有的網站熱衷于使用洗稿機器來大規模生產稿件。這就出現了奇怪的現象:原創者的利益受損,得不到應有的報酬,而抄稿洗稿者卻賺得盆滿缽滿。長此以往,互聯網內容的生態環境急劇惡化,嚴重傷害了原創者的積極性。即便有一些互聯網企業試圖加大原創力度,但也很快陷入被抄襲、被非授權轉載的被動境地,需要花大力氣去維權。而個別通過侵權嘗到“甜頭”的所謂企業家,甚至提出以“流量為王”代替“內容為王”,這更是一種在自鳴得意狀態下的本末倒置。
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。如果原創內容得不到保護,那么多么現代化的媒體,都將陷入內容短缺的窘境。事實上,這種狀態已經在互聯網上出現,為了顯示自己內容的“獨特”,一些企業開始亂起標題,篡改文章原意,內容東拼西湊,語氣浮夸,甚至不惜編造與事實相悖的內容。而這些,都是今年“劍網2018”行動和這次****版權局約談中,強調要予以整頓的。這意味著,過去那種靠拿、編、吹等掩蓋內容欠缺的野蠻生長時代即將過去,如果再不重視版權和內容,那么等待著這些平臺的,就是淘汰。
版權整治將倒逼互聯網平臺的內容升級。在管理部門的嚴格管理之下,在公眾版權意識增加,開始形成付費閱讀、付費獲取內容的習慣下,原創內容越來越凸顯自己的價值。網絡平臺要么必須投資建立自己的內容生產部門,自己生產內容,要么則需要與專業的媒體、作者進行合法的版權合作。投機取巧無本萬利的經營思路,將無法持續。以大量垃圾信息、重復信息來“增量”,騙取點擊和投資方信任的做法,也將被唾棄。對于互聯網信息平臺來說,這無疑是上了臺階,是走向正途的開端。
作者:璪平 來源:法制晚報 發布時間:2018年9月30日